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4:55    次浏览
博古通今的度娘说,自古曾是“风华烟月之区,金粉荟萃之所”的秦淮河,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,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,历史上极富盛名,被称为“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”。 倘若你从灯影桨声里的秦淮河、听着脂粉香艳的小曲,溯源而上,来到百里之外的溧水,那你就来到了秦淮源头。 你看,溧水城东面,横卧着一条连绵十余里的山脉,它的名字叫东庐山——这里就是百里秦淮源头。 一座山溧水,古时候也称为“中山”,人文雅士乐山乐水,排出了一个“中山八景”,“东庐叠巘”就是八景之一。 所谓“叠巘”,就是山峦重重叠叠的意思,它由狮子山、金山等几十座山峰组成,连绵几十里。春日,山脚下菜花金黄,山上郁郁葱葱;夏日,树木荫翳蔽日,松涛阵阵,鸟鸣其中;秋天,枫叶染红山野,天高云淡;冬日大雪覆山,玉树琼枝,掩映如画。文人雅客,结伴而游,长啸当歌,抚琴放旷。四时之景不同,而乐也无穷也。 江南多雨,春末夏初,连月不开。山溪清澈,沿着石径潺潺而下,一路呼朋引伴,汇集成河,一路蜿蜒,汇聚秦淮河。即使是在晴朗的日子,山上石罅里,也不是涌出泉水,清凉而甘甜,山之僧汲水煮茶,茶香十里。 在半山腰观音寺东侧,有一块写有“秦淮之源”的石碑,旁边有一口水井,掀开井盖,泉水的“叮咚”声韵味悠长。但是,偌大一座山,这样的泉水之眼,你数的过来吗?一个人史书说:“东汉严光结庐溧水。”严子陵曾结庐于此——言之凿凿。 东庐山,果真与汉代的这个名叫严子陵的狂傲之士结庐隐居在此山中有关吗?这个你也可以去考证。 严子陵,名光,与光武帝刘秀是发小。光武帝当了皇帝,不忘发小,加上发小有才华,就封他谏议大夫这样一个大官。不想严光意不在此,有一天悄悄跑了,模仿古人归隐起来了。 富春江畔他钓鱼捉虾,过了好多年。后来又浪迹天涯,踏遍千山万水,也曾来到此山结庐而居。他的庐在哪里,历史的岁月冲淡了一切,已经了然无痕。但后人因为严光曾经结庐于此山,因而把它称之为“庐山”,因在溧水城东,故称为东庐山。 这样看来,盖因一个人,美了一座山。一座寺 名山总有寺庙。东庐山也是如此。据说,元代时候,山上寺庙就香火旺盛。我八十多岁的父亲说,山巅曾有寺庙九十九间半,文革时造反的小将冲上山顶,寺庙尽毁。说罢,一声叹息。 现在,在东庐山怀抱里,又坐落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,就是观音寺。这是鸡鸣寺的下院,莲花大师耗费了很多心血在其中。 一开始规模不大,这几年先后建成圆通宝殿、天王殿、钟鼓楼、寮房斋堂、艺术展览馆和百味斋馆,香火也逐渐旺盛,尤其是农历二月十九、六月十九,善男信女纷至沓来,一时钟声袅袅,佛乐悠悠。“东庐礼佛”已经名列“溧水新十景”。一片湖东庐山的泉水繁华了十里秦淮,也滋养了山下万千生灵。 上世纪50年代,这里的人们修建了中山湖。于是,中山湖也成了我们的母亲湖。我们喝着中山湖的水长大,对这一片湖有着深深的情感。 东庐山和中山湖相互依偎。若把东庐山比作一位睡美人,那中山湖便是她一面梳妆镜。清晨,满湖的红色,便是睡美人洗下的胭脂。 一年四季到湖边看日出,那一番番美景让你流连忘返,春日的柔情、夏日的热烈、秋日的明艳、冬日的温暖,需要你用心去感受、欣赏。即使是在这个炎日的夏天,你也会迷恋上这样的景色——清晨,你漫步大堤,或者湖边田埂,呈现你眼前的,都是绝美的图画。画中的主体,大多是山、水、芦苇、小船、白鹭、蜻蜓、老牛,还有霍霍燃烧的霞光。 你尽可以随机选择这些意象,在无边的思绪里,或歌唱,或写诗,或绘画,当然,你也可以静静地看朝阳,看朝阳把湖水染成金色,看湖中渔船飘逸在山水的倒影里,而后让自己的内心和朝阳融合在一起,获得一种内心世界的张力。 百里秦淮源头,十里中山画卷。这可是旷世高人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长卷? 盖因一座山,美了一湖水 ?盖因一湖水,秀了一座山? 盖因这一山一湖,爱上了这一片深情土地。—— 摄/文杨孝林■■■感谢杨孝林提供的文章及图片,由溧水旅游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